close

【0-3歲】親子閱讀的技巧/資料來源:教育部

 


(技巧一) 胎兒

 

15到20周的胎兒聽覺開始快速發展。25周大的時候,透過超音波掃描,看到胎兒會因為外界突然的巨大聲音而產生驚嚇反應。在妊娠期最後的3個月中,寶寶會對所聽到各種外界聲音做出反應。但是,寶寶在媽媽肚子裡也會聽到許多背景聲音,包括媽媽腸胃蠕動的聲音、血液流經胎盤的聲音、媽媽的心跳聲等。

注重嬰幼兒認知發展的父母,大概都常聽到專家的建議:【親子共讀】對孩子未來的讀習慣及閱讀能力有很大的幫助。有人甚至認為:可以從胎教開始,於是有些認真的父母著胎教擴音器,每天對著肚子裡的胎兒說故事,但千萬別急著要求剛出生的寶寶或尚未出生的胎兒,有任何熱情的反應。

研究上說:胎兒在妊娠期最後三個月,┘開始會對外界的聲音產生明顯的反應,做不到對著肚皮說故事的爸爸、媽媽,自己要靜下來閱讀,因為,無論是「胎教閱讀」或是「親子共讀」,主要的目的,都是希望讓「閱讀」成為家中的習慣,讓「閱讀」變成家庭活動的一部分,而且,是重要的部分喔!


(技巧二) 三個月

 

 

寶寶三個月大,漸漸從睡睡醒醒進入清醒時間較長的階段,也會張開眼睛還是四周、盯著人看。媽媽可以拿出準備許久,尚未派上用場的布書,寶寶的注意力,馬上被色彩鮮豔的布書所吸引。這時候,媽媽拿布書和布書上的小玩偶,對著寶寶說話,便成為親子間互動的遊戲之一。

新生兒每天大約需要20小時的睡眠時間,3個月大漸漸有較長的清醒時間。3個月大漸漸有較長的清醒時間。2至3個月,逐漸能夠控制眼球的肌肉,也比較喜歡看父母的臉孔(特別是媽媽的)。3個月左右能夠將頭轉向聲音的來源。

媽媽麼聲音會比外界的聲音吸引寶寶。因此,透過媽媽閱讀的聲音,寶寶便能感受到媽媽語調,以及語言的節奏、韻律。媽媽本身的閱讀習慣,也是培育孩子日後閱讀素養的關鍵因素。


(技巧三) 五、六個月

 

 

寶寶5、6個月大,開始可以坐挺,偶而坐著螃蟹車四處摸索時,家中的書籍,便成為他隨手可得、可把玩的玩具。不過,以布做出來的書和其中的小部件以及各種「質料不錯」的書籍,此時也變成寶寶的磨牙工具。看著一本本好幾百塊的漂亮繪本被小書蟲啃食、撕毀,當媽媽的會心疼不己,也氣得牙癢癢。

6個月大的寶寶,使用嘴巴探索世界的頻率越來越高,他們以手、口表達好奇與興趣,什麼東西都要經過小嘴的「嚐」試(文字書、圖畫書、只要好啃就是好書)。他們用用嘴巴來了解各種物體的材質,漸漸從中分辨出哪些東西的口感不好(例如:毛茸茸會掉毛的泰迪熊或頭髮),以及哪些東西口感冰冰涼涼或可以咀嚼。隨著寶寶手部精細動作,發展的越來越好,。用嘴巴探索的頻率就會慢慢減少了。

半歲大的寶寶,藉由探索環境中的各種刺激,漸漸能將感官知覺(例如:視覺、聽覺、觸覺等)加以統合。親子閱讀圖畫書能給寶寶視覺上的刺激,加上親子間的情感溫馨交流以及肢體的互動,是提供寶寶豐富刺激的最佳方法。不過,爸爸、媽媽要抓著滑溜又好動的寶寶乖乖坐好,專心聽完一篇完整的故事,真的非常不容易。不妨藉由其他吸引孩子的玩具做輔助,也不必太受限於書本的內容,可以依照孩子的專心度,對故事的長短作適當的調整。


(技巧四) 七個月

 

對於7個月大的寶寶來說,同一本布書可以天天玩。爸媽偶而為故事加油添醋、變換不同的情節與聲調,常常逗得寶寶笑呵呵,也會跟著發出一些清楚的ㄅㄚ、ㄌㄨ、ㄠ單音,甚至會出現類似說話的語調,講一串咿咿呀呀的故事!

寶寶的咿咿呀呀是一種反應,表示他有興趣,而且,很享受父母說的故事,想要參與。或許別人聽不懂寶寶說的是什麼,但是,爸爸、媽媽一定非常了解他的表達,因此會適時加以回應,如「嗯」、「是啊」、「好棒」等等,這就是親子共讀的開始。

首先,讓寶寶喜歡閱讀的氛圍,喜歡閱讀的親子互動。當闔上一本書時,爸媽不妨發表一點感想,例如:「喜歡嗎?我覺得故事很感人(好有趣、不怎樣)」等,一方面表示閱讀這一本書,到此告一段落、結束,另一方面,也為往後閱讀的互動和討論立下基礎。


(技巧五) 八個月

 

大約8個月大,寶寶開始自己拿著書,發出咿咿呀呀的聲音,旁人總是稱讚不會把書拿反,或是,拿反了還知道趕快轉回來擺正。如果,這時候給他一本完全沒有圖片的書,或只有文字的紙張,拿反的機率就提高了。這顯示,此時的寶寶還沒有文字概念,但確實有一些書本的概念,知道從書上的某些線索,將書擺正。


(技巧六)  十個月

 

「像不像三分樣」,把書拿正就是那三分樣了。寶寶拿起書,接下來就是對著書本咿咿呀呀的喃喃自語,外加點頭晃腦,像是在模仿爸爸或媽媽唸書時的神情與動作。即使旁人聽得一頭霧水,但是,所有的語助詞(喔、啊、呀、嗯)卻很清楚,讓人忍不住跟著搭腔:「這樣子啊!」「哇!真好聽。」小傢伙得意的闔上書本,露出滿意的表情,似乎表達著:「讀書,我也會,就是這麼一回事嘛!」。

十個月大的寶寶,早上起床會自己拿書出來,安安靜靜的翻著圖畫書看,平常的時候,也喜歡拿著書,拉著爸爸媽媽和他一起看。晚上睏了、想睡了,也會看到寶寶自己靜靜的坐在床上看書。這樣的習慣一直延續著,即使是同樣的幾本書,一看再看,每次都有新的發現,看到不同的世界。


(技巧七)  一到二歲

 

等到寶寶的牙差不多長齊,較不會有牙癢難耐的問題時,這時候,放在玻璃門書櫃內的繪本,也可以慢慢解禁,成為寶寶隨身陪伴的朋友囉!

寶寶口語能力從一歲半開始快速發展,此時,也是他積極主動將書本的內容和現實生活對照的時期。「這個,一樣」,寶寶拿著兩本不同的書,指出相同的圖樣,有時,他還像個小小圖書館員般,忽然跑去書櫃翻出某本書的某一頁,然後跟電視上的人物或是爸爸媽媽說的話做比對。「維尼在這裡。」(電視上出現小熊維尼)。「妹妹,維尼,一樣,肚皮」(當媽媽說妹妹吃好飽,肚皮圓滾滾的)

 


(技巧八) 二到三歲

 

快滿兩歲的寶寶,每天都要翻書翻好幾回,最常玩的「扮家家酒」遊戲。就是讓所有的玩偶排排坐,然後,聽他說故事。

「下雨了!老鼠爸爸拿雨傘,小朋友不可以拿雨傘,要穿雨衣 ...... 趕快回家囉!老鼠媽媽幫老鼠妹妹換屁屁、擦乾頭髮,老鼠爸爸煮熱巧克力,嗯~ 真好吃!  」

寶寶向奶奶吵著要看Y 台的幼兒唱遊節目,奶奶不小心轉到同樣是幼兒節目的M 台。奶奶完全沒有察覺到有任何問題,寶寶卻皺著眉頭說:「這不是YOYO啦!這是MOMO呢?」原本以為是Y的蝸牛標誌讓寶寶記憶深刻,但是,有一次在路上,寶寶忽然叫著YOYO 耶!大家找了半天,沒有看到任何與YOYO相關的符號或文字。後來發現,寶寶可能將 TOYOTA看成了YOYOTV。爸爸媽媽不得不佩服,這個小腦袋滿滿的學習力。


(技巧九) 三歲以上

 

這個時期的幼兒,對於生活周遭,常見的圖騰或符號,有很強的記憶力。大賣場的標誌、各家兒童電視台的LOGO、常喝奶粉的品牌名稱,幼兒一概清清楚楚,誰也騙不了他們。

這時的寶寶多半還不了解字音對應關係,看著媽媽指著書上一群一群的線條,嘴上唸著的還是同樣熟悉的故事。寶寶也試著把媽媽的手,指向圖畫「小白兔,這裡」。媽媽又說:「對,小白兔的『小』和小烏龜的『小』一樣耶!都和妹妹一樣,是『小不點』。」之後,便看他獨自拿著書本,口中喃喃自語,小手東指指、西指指的說著:「小白兔和小烏龜,和妹妹一樣,是『小不點』。

從三歲開始,幼兒會對文字符號產生覺知,透過親子閱讀的互動,孩子開始慢慢了解到一音一字的對應關係。唸書的時候,不妨用手指著文字,一個字一個字的唸,培養孩子熟悉文字和語音之間的關係。

 

 

如果您對孩子的0~6歲嬰幼兒的教育有興趣 請繼續閱讀下面幾篇文章......

 黑白字卡(嬰幼兒視覺刺激卡)免費下載~

如果你是愛書人,可以看看這個有趣又實用很棒的網路書店~讀冊生活

DIY兒童安全防護~便宜又好用的防撞DIY~各位媽咪們~省錢又好用的防撞DIY一定要學喔~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寶寶閱讀 親子共讀
    全站熱搜

    weilin8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