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閱讀習慣
不重視長期、大量的閱讀積累是無法學好語文的,科學研究也表明,孩子的閱讀量只有達到課本總閱讀量的四五倍,才有可能形成語文能力;一個人擁有的辭彙量和他的智商成正比,大量閱讀是提高孩子能力,發展孩子智力的重要途徑。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呢?
1、創造良好的家庭讀書重要條件。一個家庭有沒有書,孩子是不是經常接觸到書,這與孩子是不是喜歡閱讀有著很大的關係。如果條件允許,家長應不嫌“汗牛充棟”,只要孩子閱讀有益的書籍,先買好,放在孩子每日見到的地方。天長日久,孩子每天所見的都是書,隨意翻翻,慢慢就會對書籍產生興趣。
  2、家長要成為孩子讀書的夥伴。身教重於言教,只有熱愛讀書的家長才能培養出愛讀書的孩子。家長首先要喜歡閱讀,懂得閱讀的方法,瞭解書籍的內容,這樣才能指導孩子閱讀,用自己的行為潛移默化地帶動孩子閱讀,培養孩子養成閱讀習慣的初期,最重要是多讀文章給孩子聽,這樣不僅可以延長孩子有意注意時間,增加孩子的識字量,激發孩子的想像力,促進他們的情感發育,更重要的可以培養他們讀書的興趣,從而使學生自覺自願的想去讀書,對於這一點,美國著名教育家吉姆認為:讀書給孩子聽的作用“僅次於擁抱”,在這樣“擁抱”下,孩子讀書興趣上來了,熱情高漲了,慢慢地,他們對讀書的態度就會變成了“我要讀”。
  3、調動孩子閱讀興趣。(1)懸念調動法在讀書時,留下懸念給孩子,聽家長讀了精彩的文章,卻缺少結尾,懸而未決的情節催促孩子自己急切地去尋找問題的答案,慢慢他會掙脫家長的扶持,自己自由地暢遊於書海,尋求他的精神家園。
  (2)故事梗概法家長把故事的大意講給孩子聽,引導孩子進行閱讀,例如引導孩子閱讀笛福著的《魯濱遜漂流記》。事先,家長將故事的大致內容簡單的向孩子介紹,孩子聽了有趣,就會自己去閱讀此書了。
  (3)電視輔助法社會上流行的電視劇往往會對孩子的閱讀造成相當大的影響,家長如能抓住機會,因勢利導,趁機向孩子介紹相應的讀物,孩子閱讀的興趣會比較大,例如中央電視臺播出《水滸傳》後,在社會上引起了較大的所響,對孩子們也產生了較大的衝擊,他們常常討論劇情的發展,針對這種現象,家長和孩子一起讀《水滸》談談一百零八將,孩子們邊讀邊思,邊讀邊議,會收到良好的效果。
  荀子曰:“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孩子養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便會輕鬆面對語文學習,助益頗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eilin8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